市残联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市残联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19年,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鹤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坚持以服务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为重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法治政府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现报告如下:
一、规范工作程序,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市残联承担的依法行政工作主要是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我们认真研究新政策,准确把握新导向,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
(一)印发年审公告。为确保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顺利推进,根据《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8月15日,在《鹤壁日报》和市残联网站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鹤壁市税务局 鹤壁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2019年鹤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及申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公告》,告知用人单位按时参加审核。
(二)加强政策宣传。针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政策变化,与市委组织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一是联合税务部门宣传。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方式全方位告知用人单位按时参加审核,提高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此项工作的认知,逐步建立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二是借助重大节日宣传。在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就业援助活动月等活动期间,通过悬挂条幅、展示展板、发放宣传页等方式积极宣传残疾人政策规定,特别是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相关规定。三是在新闻媒体宣传。在鹤壁日报刊登专刊介绍残疾人工作和相关政策,让更多的用工单位及社会各界了解残疾人政策,理解、支持残疾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规范执法流程。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整体大幅提升,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工作中积极推动说理式执法,增强执法工作的公信力,拉近和用人单位的心理距离,达到推动按比例就业审核工作的目的,市残疾人就业年审服务大厅被评为“鹤壁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二、加强教育培训,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提高
紧密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要求,突出加强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全体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办事水平。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对依法行政、和谐执法、建设法治社会重要性的认识,依法行政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为依法开展残疾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服务方式,“一网通办”成效进一步巩固
认真落实省、市“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要求,在顺利实现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一网通办”的基础上,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对事项要素进行了优化,成功晋级3星。2019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事项已全面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本级网上审核用人单位88家,向鹤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传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信息117条。
四、完善制度机制,组织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强对依法行政有关各项工作的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服务,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二)实行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市残联现有行政执法人员10名,均持有《行政执法证》,开展工作时,统一佩带执法证。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和法律法规集中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开展法制审核。认真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与河南明星律师事务所签订服务协议,聘请专业律师为法律顾问。通过法制审核,纠正执法过程中的偏差,不断提高文明执法、服务性执法水平。
2020年4月2日